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预防措施
及时申请行为保全(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格权侵害禁令
提前向法院申请“抚养权先行裁定”
-
在离婚诉讼期间,若担心对方抢孩子,可申请法院暂时裁定孩子由您直接抚养(《民法典》第1084条),待离婚判决后再确定最终抚养权。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
第十三条 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或者其近亲属等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致使另一方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另一方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的有关规定,暂时确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事宜,并明确暂时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有协助另一方履行监护职责的义务。
保留证据证明对方不适合抚养
二、实务应对策略
控制孩子的实际抚养状态
在分居或诉讼期间,尽量保持孩子与您共同生活,避免将孩子单独交给对方。
避免因“临时交给对方照顾”被认定为默认对方有抚养权。
防范对方突然抢夺孩子
避免告知对方孩子具体学校、住所或行程,必要时与学校沟通接送权限。
若对方强行带走孩子,立即报警并留存报警记录(警方通常无法强制干预民事纠纷,但记录可作为对方不当行为的证据)。
经济与生活准备
确保自身有稳定收入和居住条件,这是法院判定抚养权的重要依据。
准备能证明您更适合抚养的证据(如亲子互动照片、教育规划、亲友支持证明)。
若孩子已被对方抢走
立即报警,说明对方可能涉嫌“非法剥夺监护权”(但需注意:警方可能认为属民事纠纷不予立案)。
向法院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要求对方限期归还孩子,拒不执行可能面临强制措施。
警惕对方转移或藏匿孩子
若对方有将孩子带离常住地的风险,可申请法院限制孩子出境或变更居住地。
三、法院判定抚养权的核心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1084条,法院优先考虑:
孩子年龄:2岁以下原则上归母亲(除非母亲有重大过错或不具备抚养能力)。8岁以上需尊重孩子意愿。
抚养能力对比: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教育支持、亲子关系紧密程度。
孩子现状:维持孩子现有生活、教育环境的稳定性(“维持现状原则”)。
不利因素: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优先考虑由另一方直接抚养:
(一)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三)重婚、与他人同居或者其他严重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情形;
(四)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且另一方不存在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等严重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情形;
(五)其他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四、温馨提示:不要以暴制暴或私自藏匿孩子,否则可能被对方反诉,甚至失去抚养权。若矛盾不尖锐,可通过协议约定共同抚养或探视权,减少对孩子伤害。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婚姻律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取证或谈判。通过法律程序理性争取抚养权,既能保护孩子身心健康,也能确保您的权益不受侵害。
来源:家有律师咨询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